1、甲肝和乙肝的区别是什么?
甲型肝炎(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福尔马林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 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1周后才到达肝(甲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30日)。随即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于粪便之中。HAV在肝内复制的同时,亦进入血循环引起低浓度的病毒血症。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充分明了。HAV与其他肠道病毒不同,它并不引起细胞病变。另外,HAV大量复制丙从粪便中排出之后,肝细胞损伤才开始出现,提示HAV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不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的。被激活的T细胞所分泌的γ干扰素能促进HLA-1类抗原在肝细胞上表达,再由细胞毒性CD8+T细胞杀伤被HAV感染的靶细胞。在动物实验感染HAV中发现HAV与抗-HAV可同时存在于血清中,提示免疫复合物可能参与发病机制。 急性甲型肝炎临床表现的阶段性较为明显,可分为3期,总病程约2-4个月。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如下: 1.黄疸时期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鸟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程浓茶状。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21日,平均5-7日。 2.黄疸期 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骚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fx120提醒您,避开流行区域、注意卫生习惯、居住条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乙肝。 细说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方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所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乙肝病毒是经过血液传播的 ,主要方式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等。 甲型肝炎病毒的生存能力很强,传染性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途径(水、食品、密切接触),其他途径有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等。
满意请采纳
2、乙肝和甲肝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症状表现为什么?
得了甲肝没问题 很容易治 就和得一般的小病一样 乙肝就不一样了
甲型肝炎(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福尔马林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
“病从口入”是甲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在粪便中的病毒污染食物、饮水、用具和手,经口传染。它不同于乙型肝炎,很少通过输血与注射传播。甲型肝炎与乙肝比较,一般来说甲肝起病较急,发热较高者多些,黄疸病人多些,病程较短,恢复较为顺利。但也有少许甲肝病人可发展为重型,病情会变为凶险。甲肝与乙肝都有急性黄疸,急性无黄疸类型,不能以有没有黄疸来区别这两种肝炎。
甲型多为良性
急性甲型肝炎病人只要注意休息,辅以适当药物和营养,绝大多数都可以在发病第二周起症状迅速改善,80%病人在三四个月内,其余在六个月内完全恢复。这可以说明甲肝经过多为良好。
二是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粪便传染,有传染性的期间一般不超过发病后30天。
三是得过甲肝后,再感染一般也不会发病。甲肝不发展为慢性,因此极少由此引起肝硬化。也没有甲肝病毒的慢性携带者。
上述只是从个体病人来说甲肝是相对良性的,而不是说甲肝不是严重的传染病。甲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所有人群中大约有70%感染过此病。此病还可引起大的流行,如1955~1956年印度德里由于水源被污染,在全市170万人口中有近3万人发生黄疸肝炎,加上无黄疸的病人及无症状的感染者,估计受甲肝感染者约占总人口的68%。这些都说明甲肝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肝炎后综合征
有少数病人,在黄疸消退、肝功能正常后,仍然有较显著的自觉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多汗、乏力、头痛、失眼,以及肝区痛等,这些称为肝炎后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是急性肝炎时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尚未完全纠正,而肝区痛则因急性时肝充血或缺血,以及可能存在肝包膜炎性粘连或肝周围炎。
肝炎后综合征一般都是不严重的,经适当使用一些中西药物或理疗、针炙等疗法,可以得到改善。但医生仍应注意把肝炎后综合征与慢性迁延性肝炎区别,如定期复查肝功能化验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等。
谨防脂肪肝
积极休息是促使肝炎治愈的重要手段。急性肝炎病人还应该强调卧床休息,待症状改善后,就应适当起床活动,约经两个月病情保持稳定者,即可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活动量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限。
有些病人对肝炎,特别对甲型肝炎认识不足,得病后顾虑重重,过分强调休息,结果病后数月,体重增加,食欲良好,但肝功能持续反复不正常。其实这些人不是发生了慢性肝炎,而是并发脂肪肝。发生了脂肪肝,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加大活动量,减少进食及使用一些去脂肪的中西药物,大部分病人体重减轻,肝功能也随之好转。
警惕糖尿病
得了肝炎要增加营养,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因为食物中蛋白质供应充足,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足量的糖分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合理饮食可缩短病情。
患肝炎后,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勉强进食过多营养丰富的食物,会使上腹部不适感加重,并会增加已受损害肝脏的负担。还有,我们还发现过有好几个病人,误听别人介绍得了肝炎要高糖饮食,因而长时间大量吃糖,结果发生糖尿病,个别病人还出现糖尿病昏迷,造成严重的后果。
总之,要根据病平素饮食习惯,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原则以清淡为宜。不要食煎炸肥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饮酒。罐头食品或瓶罐装桔汁类也不宜经常吃,因为都加有一定量防腐剂。这些防腐剂加入量有限,对正常人健康无影响,但对已受损的肝脏,则会加重损害。
不少人以为无论是甲肝还是乙型,既然都是肝炎,就没有多大的差别,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它们的临床表现是很相似的,只能够通过特殊的血清学反应才能区分开来。由于两种病毒性质不同,所以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实际上是各自独立的疾病。
仍应预防乙肝
不少病人在得知患的是甲型肝炎后,很关切地问要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患甲肝不会对乙型肝炎产生抵抗力的,而乙肝治疗较困难,且部分病人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近来有材料分析我国肝癌的致病因素中,乙肝病毒列为首位。因此应到肝炎化验条件好的医院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抗体,以决定是否作乙肝疫苗注射。但应在急性甲肝恢复后,肝功能正常两个月以上进行注射为宜。
既然说道肝炎,就不得不提到疫苗,一般的疫苗注射大家已经知道,但是,很多孕妇会有疑问,她们注射的话,是否会出问题呢?对胎儿是好还是坏呢?
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若是死疫苗,则孕妇可以使用;若是活疫苗,孕妇最好不用。如果孕妇从来没有得过甲型病毒性肝炎,却又有感染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如接触甲肝患者、食用可疑食物等,应马上注射丙种球蛋白,而不应注射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如果孕妇验血,抗-HAV-IgG
3、什么是甲肝乙肝丙肝????
下面文章建议好好看看,会有用的,祝你健康,并中秋快乐。
1.甲型肝炎
病毒进入人体约2~6周,患者出现发热、厌食、腹泻、腹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90%以上的患者不出现皮肤和巩膜的黄染,且因症状轻微,不经治疗而自愈。这是有些人不知自己曾感染过甲肝的原因。少数患者出现皮肤黄染才意识到患了肝炎。80%的肝炎患者可在肋下触及肿大的肝脏,右上腹部有胀满感。甲肝一般为自限性疾病,极少数病例症状重,黄疸深,经过积极治疗也能痊愈。
2.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表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淤胆型肝炎。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无不适症状,肝功能正常。
(2)急性乙型肝炎:症状和体征与甲型肝炎相似,但起病时大多不伴有发热,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轻度和重度之分。不足1%的患者急性起病后病情迅速加重,如未得到及时救治,病死率达到80%~100%。
(3)慢性乙型肝炎:出现乏力、易疲乏、食欲下降、厌油腻等。常见的体征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部分患者发展至肝硬化或肝癌。
(4)重型肝炎:是肝炎中最重的一种类型,常表现为肝功能衰竭,极度乏力,严重恶心呕吐,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脑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胃肠道大出血等,病死率高达70%以上。
(5)淤胆型肝炎:又称为毛细胆管炎型肝炎。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肿大。需要借助B超等与肝外梗阻性黄疸相鉴别。
3.丙型肝炎
发病前丙肝病毒早已进入人体约2~8周。患者大多数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慢性丙肝的体征同乙肝病人一样,但比乙肝更容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或肝癌。
4.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三种情况,其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
(1)机体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医学上称为混合感染。其表现类似乙型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
(2)机体内原先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来又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医学上称为重叠感染。
(3)如果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不断繁殖并且超过半年以上的,称为持续感染。丁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混合或重叠感染会使5%~20%的病人发展成重型肝炎。
5.戊型肝炎
起病较急,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两种类型。患病后的临床表现基本同甲型肝炎。与甲型肝炎不同的是,戊肝在老年人所患的传染病中占首位,戊肝容易使孕妇发展成重型肝炎,孕妇病死率高。
>>出现症状怎么办
急性肝炎应隔离治疗,特别强调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治疗。以良好的心态、充足的休息、适当的营养配合治疗,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慢性肝炎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长期治疗计划,进行个性化、系统性治疗。
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配合医师度过急性期即可痊愈。
急性乙肝应立即住院治疗。慢性乙肝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彻底根治。强调在正规医院治疗。建议每6~12个月检查1次,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的肝功能异常或癌变。肝癌好发的人群是男性、40岁以上者。
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许多,需进行综合治疗。只要早期坚持用药1~2年,大多数病人可以痊愈。
丁型肝炎急性期病人应住院治疗;慢性丁肝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用药。特别要警惕慢性乙肝合并丁肝病毒感染和重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基本同甲型肝炎。强调老年人、孕妇患戊肝要住院治疗。
>>如何自我防护
1.甲型肝炎
严把“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水源,搞好饮水卫生,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不吃腐败不洁的食物,提倡分餐制。家庭中有人患病应进行家庭消毒,将餐具煮沸10分钟以上。目前,甲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已获成功,国产和进口的疫苗均可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购买和注射,可有效预防甲肝感染。
2.乙型肝炎
所有体内带有乙肝病毒的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乙肝患者)都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他人,在人群之间只有传染性强弱的区别,不存在有无传染性的区别。我国是乙肝大国,不主张对携带者及慢性病人采取隔离、分居、分餐、禁止入学、禁止工作等带有歧视性的行为。做好个人防护的关键是接种乙肝疫苗。目前,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以新生儿、学龄前儿童为主要对象。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丙型肝炎
丙肝病毒主要是经血液传播,所以应做到远离毒品,按照《输血法》使用血液及血制品。注意个人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最好分餐进食,专用洗浴用品。夫妻双方若有一方已患有丙肝,提倡性生活用避孕套。
4.丁型肝炎
丁肝的预防和乙型肝炎相同。
5.戊型肝炎
戊肝的预防基本上与甲型肝炎相同,不同的是目前戊型肝炎还没有疫苗。
4、甲肝和乙肝有啥不同
甲肝和乙肝都是传染性肝病。甲肝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医源性,性生活,日常生活密切接触,母婴传播。甲肝可以治愈,乙肝治愈相对困难。
5、什么是甲肝乙肝丙肝和丁肝?
甲型和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其次为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我过不是丁型肝炎的专高发区。在五属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在我国危害最为严重。至今只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有预防性疫苗。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疫苗尚在研制中。
四型肝炎的潜伏期:
甲肝:15-45天, 平均35天;
乙肝:45-160天,平均60-90天;
丙型:15-150天,平均54天;
戊肝:15-75天, 平均36天;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明显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及厌油食等消化道症状,肝脏肿大伴有压痛和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人会出现黄疸。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便污染水和食物传染;乙肝、丙肝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以血液途径传播为主。
6、甲肝和乙肝有什么区别?
首先,甲肝和乙肝都是属于传染性疾病,也同属于肝病类别。他们之间的内区别主要容于传染的途径不同。甲肝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也就是平时要注重饮食健康,注重个人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吃。乙肝则是通过血液,医源性,性生活,母婴,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相对之下,乙肝的治疗难度要比甲肝大。
7、如何辨别甲肝与乙肝?
甲肝和乙肝感染的病毒种类不同,分别是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甲肝是粪口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乙肝是血液传播。甲肝病程短,很少超过6个月,愈后不留后遗症,乙肝大部分转成慢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8、甲肝和乙肝的区别是什么
一、传染途径不同
1、甲肝: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消化道传播)。被甲内肝病人大便污染的水容、食物等,未经彻底消毒被人饮用或食用就很容易引起甲肝的暴发流行。
2、乙肝: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有输血传播、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二、症状不同
1、甲肝:甲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约2~6周,患者会出现发热、厌食、腹泻、腹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
2、乙肝:出现乏力、易疲乏、食欲下降、厌油腻等。
三、引起的病毒不同
1、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2、乙肝: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