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疾病百事通 > 肝吸虫症状

肝吸虫症状

发布时间:2021-01-24 18:57:18

1、我的猫咪感觉有寄生虫症状好像属于肝吸虫病,该怎么办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内胆小管所回致,虫卵随患答者或受感染动物(猫、大等)的粪例排入水中,被淡水螺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浮游水中,钻入淡水鱼是,在其体内成囊蚴,当人或猫、犬等动物吃了生鱼或未煮熟的鱼虾时被感染;蚴虫进入肝内胆小管发育为成虫。肝吸虫是一种人畜共生寄生虫,肝吸虫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2、肝吸虫症状

?

3、牛得了肝片吸虫能不能治好? 初期症状是什么初 症状

肝片吸虫来病是由肝片吸虫的成虫寄源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和胆囊里,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或胆管炎,并发全身性的中毒或营养不良症。(1)症状急性型多见于秋季。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消失,腹胀、腹泻,贫血、消瘦。慢性型较多,表现为贫血,黏膜苍白,腭下、胸、腹有水肿,消耗性瘦弱死亡。(2)防治保持羊圈舍干燥卫生;不到低洼潮湿地方放牧,不饮污水、死坑水;消灭中间宿主螺蛳;每年春、秋两季用丙硫苯咪唑(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灌服)各驱虫1次。

4、如果感染了肝吸虫病,有什么症状

肝吸虫在急性期一般有过敏和消化道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肝区痛,四肢乏力,腹痛、腹泻,严重感染者可有头晕伴贫血。

5、什么是肝吸虫病?有什么危害?症状是什么?

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其成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内,可致肝吸虫病。临床上以纳差、腹泻、上腹部不适、肝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为特征。本病在国外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以广东、台湾等省为主要流行区。 肝吸虫病肝吸虫病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轻度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仅在病人粪便中发现虫卵,少数有轻度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较重感染者起病缓慢,除有纳差、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外,常有心悸、失眠、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肝肿大以左叶为著,少数反复感染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对本病缺乏免疫力 肝吸虫病,或连续多次大量感染者,可在大便未查见虫卵之前,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和腹泻,肝肿大并有压痛,少数有脾肿大和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一般将本病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①肝炎型:最为常见,有乏力、上腹不适、腹胀、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隐痛。体检有肝脏轻、中度肿大,常无压痛,部分病人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如不注意询问流行病史,易将本病误诊为病毒型肝炎。②胆管炎型:病人有畏寒、寒战、发热,同时伴有上腹阵发性绞痛,有时有黄疸,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此型病人常并发胆管炎或胆囊结石。(3)胃肠炎型:表现为腹胀、腹泻,大便每日约3~4次,无脓血,镜检常无异常发现。(4)肝硬化型:表现为肝脏肿大,质硬,有腹水、脾肿大、血浆白蛋白降低、贫血和下肢浮肿,此型在流行期以儿童为多见,多伴有营养不良。(5)侏儒型:此型常同时伴有肝硬化,多发生于严重肝感染的儿童病例。(6)隐匿型:此型最为多见,一般无症状,仅在体检、流行病学调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而发现。(7)混合型:在患病期间同时伴有上述各类型。

6、如果感染了肝吸虫病,有什么症状呢?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肝吸虫成虫寄生肝内胆管所引起。虫卵随胆汁入肠,由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池塘;被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形成尾蚴而出螺体,再侵入淡水鱼或小虾肌肉内,即成囊蚴,人或其它肉食或杂食动物吞食带囊蚴的鱼虾,即被感染。成虫寿命达15-25年,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东北等共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此病分布。轻中度感染时肝内胆小管病变不明显,虫数多时肝内胆小管因机械性堵塞、胆汁淤积而扩张,胆管增厚。急性重度感染时可有细胞浸润及胆小管周围充血等炎症变化。慢性感染则以结缔组织及弹力纤维增生为主,肝细胞可有脂肪变性萎缩,肝吸虫感染偶有引起胆汁性肝硬化,也可诱发肝胆管及胆囊内胆色素结石,本病与原发性胆管细胞癌间可有一定关系。
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视感染轻重而异。感染较轻者可无症状,当初次大量感染非流行区居民时,人体反应常特别显著,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黄疸、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且有压痛。流行区居民慢性多次感染, 可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乏力、营养不良、黄疸、肝脏肿大等症状。少数长期反复严重感染者,最后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当成虫迁移至总胆管时,可引起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

如果得了肝吸虫病,赶紧吃史克肠虫清杀虫,史克肠虫清杀肝吸虫安全有效,别别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哦
希望对你有帮助

7、猫的肝吸虫病有什么特征?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和后睾吸虫寄生于猫的胆囊、胆管及胆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人畜共患。

〔病原和传播〕

本病病原是华支睾吸虫和后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虫体扁平、柔软、半透明虫体,呈柳叶状,前尖后钝圆,体长10~35毫米,宽3~5毫米,口吸盘比腹吸盘大。虫卵呈黄褐色,卵壳较厚,平均大小为29微米27微米。

后睾吸虫形态和华支睾吸虫相似,体长7~12毫米比华支睾吸虫小,宽2~3毫米,新鲜时呈鲜红色,体表光滑,口吸盘与腹吸盘大小相近。虫卵浅棕色,长椭圆形,大小平均为3微米11微米。

这两种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或虾,终宿主均为猫、犬、人等。

这两种吸虫均寄生在犬、猫的胆管内,所产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为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的消化道内孵化为毛蚴。毛蚴进入螺的淋巴系统,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尾蚴离开螺体游于水中,钻入某些淡水鱼和虾的肌肉内,形成囊蚴。猫吞食了含有囊蚴的生鱼或未煮熟的鱼肉或虾而被感染。从毛蚴到尾蚴,其发育过程需100天左右,幼虫在猫体内经1个月发育成为成虫。

〔病候特征〕

病猫出现消化机能紊乱、异嗜、食欲减退、消瘦。这是由于肝吸虫寄生在胆囊和胆管引起炎症和肝功能障碍的缘故。

发病初期便秘,后下痢,或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臭味难闻。若虫体阻塞胆管时,血清和尿样的直接胆红素测定呈强阳性,粪便、血清和测定尿液的尿胆原呈阴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若发生肝硬化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升高,而粪便中尿胆原减少,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减少,球蛋白增多,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等。

肝脏叩诊浊音区扩大,触诊病猫往往有疼痛的表现。

根据上述症状很难确诊,确诊可取病猫粪便做虫卵检查,可用涂片法或沉淀法检查。〔预防和治疗〕

治疗本病可选用阿维菌素、六氯对甲二苯、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本病流行地区的猫等其他动物都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在疫区,禁止用生的或未熟的鱼虾喂猫,用捕捉或掩埋的方法消灭纹沼螺、长角涵螺、赤豆螺等,都是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

与肝吸虫症状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