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嗜酸细胞百分比偏低会引起什么症状?
嗜酸细胞的抄正常范袭围是百分值 0.005~0.05 或(0.5%-5%)。嗜酸细胞偏低常可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及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嗜酸细胞: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浅红色,由于其中充满颗粒,常不易见到细胞质。颗粒呈鲜红色,直径0.5~1.5微米。核为杆形或分叶形。电镜下,胞质内有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少量线粒体,多量糖原颗粒。颗粒分两型,内含组胺酶、芳基硫酸脂酶、磷脂酶、酸性磷酸酶、氰化物和不敏感的过氧化物酶等。嗜酸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引起嗜酸细胞偏少的原因:在劳动、寒冷、饥锇、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下视丘刺激垂体前叶,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从而导致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说明什么呢?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急性传染病(除猩红热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伤寒和副伤寒、术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偏低 是什么情况引起的?
你好,如果单纯是嗜酸性粒细胞比率的话,问题不大,因为嗜酸性粒细胞偏内低没有很大的容临床意义,升高的话可以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等,降低没有意义。你不用管它,过几天就好了。
指导意见:
不要做治疗,不用担心,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祝健康快乐。
4、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什么原因
中性细胞低一点没关系,高了就考虑细菌感染,嗜酸粒高是像你说的,但你复查后再高的话再下结论吧,还有,有什么不适的症状吗?不然偏高点也没关系阿
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什么原因我的检
只是说明细胞的分布不同,是一种指导意见,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这说明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进行治疗的,不用担心,没有什么影响。
6、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什么意思?
如果单纯是嗜酸性粒细胞比率的话,问题不大,因为嗜酸性粒细胞偏低没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升高的话可以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等,降低没有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其绝对值为0.05-0.50×10^9/L。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
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较大的、椭圆形的嗜酸性颗粒。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6)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扩展资料:
嗜酸性粒细胞可移行至有病原体或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该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的多种溶酶体酶有杀菌作用,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在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其释放的组胺酶能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酶酯能灭活白三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
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7、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嗜酸性粒细胞是copy白细胞的一种。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伤寒和副伤寒患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等。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0.4~8。
嗜酸性粒细胞可移行至有病原体或发生过敏反应的部位。该细胞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释放的多种溶酶体酶有杀菌作用,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7)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扩展资料: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粒细胞一样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中的内容物,引起组织损伤,促进炎症进展。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
8、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什么意思
^【参考值】:抄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其绝对值为0.05-0.50×10^9/L。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含有较大的、椭圆形的嗜酸性颗粒。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
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
9、嗜酸性细胞百分比偏低,是什么原因?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达10%或更多。某些寄生虫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倒置白细胞总数高达数万,90%以上为嗜酸性粒细胞,为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3).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可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6).某些传染病: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减少,但猩红热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其他:风湿性疾病、脑腺垂体功能减低症、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nopenia):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其临床意义甚小。